来自用户 旺旺小小酥 的文献。
当前共找到 7 篇文献分享。
1.
旺旺小小酥
(2022-08-31 22:36):
#paper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lligent Automation:HyperAutoMation, Vol. 19.2022,doi:10.4301/S1807-1775202219009 该文章是结合2020年Gartner出具的一篇有关超自动化的调研报告,结合目前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程度进行的综合性调研和研究。考虑到超自动化是个较新的概念,作者先从超自动化的概念及背景入手,具体分析超自动化所用到的各种技术栈、编码语言及相应的建设路径。套路就跟当初DevOps、AIOps或者是云原生概念出来一样,从基本概念延申至超自动化组成部分最终至实施路径,将超自动化归属于新一代的智能自动化。
既然是概念性的产物,文中有一套框架范围体系对超自动化进行界定:1.识别和优化算法支撑流程挖掘、任务挖掘及流程分析 2.在1的基础上,继续扩展,降本增效的技术范围如RPA、低代码平台、PaaS、工作路径流程及商业逻辑工具(iBPMS\决策管理\业务规则管理) 3.在2的基础上,通过AI进行自动化增强,如ML、NLP、OCR、CV、虚拟助手及聊天机器人啥的。
文末也大致泛泛地给出了在不同行业中适用超自动化建设场景,但仅限参考意义,实际建设方案只能算是很小的一个范围。总结下来,算是对超自动化的一个探索,作者本身并没有真正超自动化建设落地经验,可以作为对超自动化建设相关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材料。
Abstract:
One of the buzzwords in the technological world is “Hyperautomation”. Hyperautomation is the new technological phenomenon in which it can br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processes using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Artificial …
>>>
One of the buzzwords in the technological world is “Hyperautomation”. Hyperautomation is the new technological phenomenon in which it can br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processes using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Machine Learning (ML)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t has a good amount of business applications; that is why many tech giants and start-ups are putting huge investments to reap the fruits of Hyperautomation.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secondary sources from 1-4-2020 to 31-7-2021. The rationale of this conceptual manuscript is to explain the definitions, concepts, technologies and models behind Hyperautomation. This study also emphasis in-depth benefits of hyper-automation specifically in Banking & Finance sector. Moreover, the study also presents some of the industry test cases to explain the Hyperautomation adoption level by different countries across the globe.
<<<
翻译
2.
旺旺小小酥
(2022-07-31 22:43):
#paper 人口红利还是人力资本红利:生育政策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21,56(12):130-148. 作者分别从居民方面,企业方面,政府方面及人口动态演变方面考虑,构建居民最优决策机制,并验证在该机制下国民紧急会以一种动态的方式进行过渡。本文结合三期代际交叠模型,分别探求对居民最优决策和经济动态过渡的影响,最后,作者探究了代际传导性和公共教育对生育政策的影响。 研究表明, 生育数量限定政策的放松,有利于削减社会养老保障金赤字率、缓解社会养老保障负担压力。超生罚款政策的放松,同样有利于缓解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但会抑制经济增长,加大居民收入差距。有意思的是,作者研究表明,公共教育力度的增强,不仅可以缩小差距,也可以增强人口增长效应,更可以对社会养老保障负担压力起到缓解作用。
经济研究,
2021.
Abstract:
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生育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红利及其经济影响,本文基于中国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构建一个异质性居民代际交叠模型,深入考察生育政策(包括最大生育数量限定和超生罚款政策)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养老保障负担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生育政策对不同人力资本居民的生育和子女教育投资决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效应,且生育数量限定和超生罚款政策的影响不同。生育数量限定政策放松对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对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则具有"U"型效应,有利于减轻社会养老保障负担。超生罚款政策放松亦能减轻社会养老保障负担,但会抑制经济增长、加大收入差距。加大公共教育投入总体有助于生育政策放松取得较好效果;降低代际传导性有利于生育数量限定政策放松积极作用的发挥,超生罚款政策放松则具有相反影响。上述发现对于持续优化完善我国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良好启示。
>>>
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生育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红利及其经济影响,本文基于中国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构建一个异质性居民代际交叠模型,深入考察生育政策(包括最大生育数量限定和超生罚款政策)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养老保障负担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生育政策对不同人力资本居民的生育和子女教育投资决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效应,且生育数量限定和超生罚款政策的影响不同。生育数量限定政策放松对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对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则具有"U"型效应,有利于减轻社会养老保障负担。超生罚款政策放松亦能减轻社会养老保障负担,但会抑制经济增长、加大收入差距。加大公共教育投入总体有助于生育政策放松取得较好效果;降低代际传导性有利于生育数量限定政策放松积极作用的发挥,超生罚款政策放松则具有相反影响。上述发现对于持续优化完善我国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良好启示。
<<<
翻译
3.
旺旺小小酥
(2022-06-30 22:25):
#paper 早进城的回报:农村移民的城市经历和就业表现[J].经济研究,2021,56(12):168-186.这篇文章是我随机找的一篇,更多的是满足好奇心。论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进城年龄为主要依据,通过对中国流动人口数据(数据来源于:2017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感兴趣的各位可以把数据集下载下来试试看)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移民要“趁早”,早期的农村移民表现出的城市学习效应,这里的学习效应并不是在学校接受教育所致,而是真正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带来的,城市越大效果越明显。作者随后分析这种学习效应的内在机制,利用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区分移民进城和从事当前工作的先后顺序,表明非认知能力的提高确实是进城生活后获得的,同样,不同的工作也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应,如现代服务业优于第二产业等等,但文中并未进一步区分。至于论文中部分系数的拟定,尚待考究和确认,部分结果也因篇幅原因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最后,文章指出,如何建设对青年人和低收入人群体更包容的城市,是除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之外更重要的问题。
经济研究,
2021.
Abstract:
移民通过尽早进城,在青少年时期获得城市生活经历,可以提升其非认知能力,增加进入现代服务业就业的概率,改善其劳动力市场收入。基于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移民首次进城年龄越小,其小时工资越高。以农村移民进城当年户籍地春季旱涝等级作为首次进城年龄的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表明,户籍地当年春季降水量越多,农民越早进城,其日后的劳动力市场表现越好。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移民早进城能提高其非认知能力,提升其进入收入较高的现代服务业的概率。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破除体制障碍让更多农村人口尽早进城,以改善其日后的就业和收入。
>>>
移民通过尽早进城,在青少年时期获得城市生活经历,可以提升其非认知能力,增加进入现代服务业就业的概率,改善其劳动力市场收入。基于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移民首次进城年龄越小,其小时工资越高。以农村移民进城当年户籍地春季旱涝等级作为首次进城年龄的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表明,户籍地当年春季降水量越多,农民越早进城,其日后的劳动力市场表现越好。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移民早进城能提高其非认知能力,提升其进入收入较高的现代服务业的概率。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破除体制障碍让更多农村人口尽早进城,以改善其日后的就业和收入。
<<<
翻译
4.
旺旺小小酥
(2022-05-31 21:30):
#paper 网络结构与银行效率:基于时变“银行—股东”网络的研究[J].经济研究,2021,56(12):60-76. 文章截取04年至17年间商业银行作为数据源构建时变“银行-股东”网络,探究社会网络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关系,也从微观层面探求社会网络对金融领域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当然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和文中所作的假设结论一致,但影响程度会在风险加权资产后有所降低,类似的,银行的交叉持股结构、产权性质和银行类型存在异质性。在这种时变“银行-股东”网络机制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机制传导路径:①提升银行间的资源共享 ②银行竞争性扭曲的降低。针对第一个路径,近年来很多银行也在积极地寻求变革,包括银行的数字化专项、金融科技等道路的探索,第二条路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银行自身要考虑表内外风险因素的影响,第二个则是需要政策进行引导,促进银行间的协同带动效应。
经济研究,
2021.
Abstract:
高效健全的银行体系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文基于2004—2017年105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时变"银行—股东"网络,从社会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网络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和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时变"银行—股东"网络中心度提升对银行效率具有积极影响,网络位置越中心,网络广度、中介程度越高,银行效率相对越高;在纳入表内外风险资产作为非期望产出进行效率估算后,网络中心度与银行效率的这一正向关系依然成立,但作用幅度有所降低;在传导机制上,网络中心度的提升通过"竞争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改善银行整体效率。同时,银行的交叉持股水平、产权性质及银行类型会对网络结构与银行效率间的关系产生异质性影响。本研究为商业银行进行效率管理提供了来自非正式制度的全新分析视角,也为有关部门制定银行体系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参考。
>>>
高效健全的银行体系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文基于2004—2017年105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时变"银行—股东"网络,从社会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网络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和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时变"银行—股东"网络中心度提升对银行效率具有积极影响,网络位置越中心,网络广度、中介程度越高,银行效率相对越高;在纳入表内外风险资产作为非期望产出进行效率估算后,网络中心度与银行效率的这一正向关系依然成立,但作用幅度有所降低;在传导机制上,网络中心度的提升通过"竞争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改善银行整体效率。同时,银行的交叉持股水平、产权性质及银行类型会对网络结构与银行效率间的关系产生异质性影响。本研究为商业银行进行效率管理提供了来自非正式制度的全新分析视角,也为有关部门制定银行体系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参考。
<<<
翻译
5.
旺旺小小酥
(2022-05-01 00:02):
#paper 预期寿命、人力资本与提前退休行为[J].经济研究,2021,56(09):90-106.
作者根据计划生育政策、预期寿命延长、人力资本投资和内生退休决策构建OLG模型。本人从自己打工人的视角看这篇文章,作者深入讨论,寿命延长,咱们打工人能否提前退休根据个人成长性、家庭环境、工资增长程度等等因素综合下来:①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存钱,多读书,特别是人力资本投入影响特别重要。 ②作者还谈到了生育政策的外生影响,主要就是家庭子女增加导致的养育成本上升,也会使得人在老的时候会不想动弹只想躺平
经济研究,
2021.
Abstract: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劳动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却普遍低于法定退休年龄,呈现提前退休趋势。本文试图在生育受到约束的制度环境下对上述反常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OLG)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退休年龄选择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预期寿命提高时,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工资率回报,劳动者在少年期倾向于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工资率上升和利率下降引起的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使得劳动者在老年期增加对闲暇的需求,有能力和意愿提早退休,减少终生劳动供给时间;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放松生育控制政策也会使劳动者享受更多闲暇时间的意愿增强,选择提前退休。本文还考察了个体退休行为的异质性,发现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相对穷人而言,富人的退休年龄和终生劳动供给更低。本文的结论有益于厘清劳动者在老年期的退休决策机理,为如何推进退休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劳动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却普遍低于法定退休年龄,呈现提前退休趋势。本文试图在生育受到约束的制度环境下对上述反常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OLG)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退休年龄选择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预期寿命提高时,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工资率回报,劳动者在少年期倾向于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工资率上升和利率下降引起的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使得劳动者在老年期增加对闲暇的需求,有能力和意愿提早退休,减少终生劳动供给时间;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放松生育控制政策也会使劳动者享受更多闲暇时间的意愿增强,选择提前退休。本文还考察了个体退休行为的异质性,发现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相对穷人而言,富人的退休年龄和终生劳动供给更低。本文的结论有益于厘清劳动者在老年期的退休决策机理,为如何推进退休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
翻译
6.
旺旺小小酥
(2022-03-31 23:18):
#paper 看不见的家庭教育投资:子女升学压力与母亲收入损失[J].经济研究,2021,56(09):73-89.
本篇文章抓住了社科研究追逐热点地习惯,通过研究子女升学压力与母亲收入损失地因果关系,针对我国教育内卷化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但是给出的建议大多宽泛没有实质性的建议,这也是社科研究的通病。文章的难点在于数据的获取和前期处理,因此,本篇文章作者以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作为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理由是该调查数据包含了个体工资收入信息,贴合本文所研究的重点,但是否贴合现在的情况还是很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对于本文的数据前期处理可以作为参考,特别是探究因果效益的分析或者研究具备较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文章下半部分进行了内在的机制分析,认为子女升学压力会使得母亲降低工作时长、增加家庭照料时间等方式,进行隐性投资教育。我本人虽然不是做相关议题研究的,但该论文若是可以进一步分析潜在的正负反馈机制或许会有更具价值的指导性建议
经济研究,
2021.
Abstract:
在家庭教育投资中,除现金性的显性教育支出外,家庭也会通过放弃潜在收入并增加子女陪护时间的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这种看不见的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对理解中国家庭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子女升学压力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外生冲击作为识别框架,估计了母亲由于子女教育压力而放弃的潜在收入,为识别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证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子女升学压力会使母亲月收入显著下降19%,同时父亲收入没有显著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高学历、非国有行业、育有男孩或独生子女的母亲收入更容易受到子女升学压力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在子女升学压力下母亲会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降低工作时长以及增加家庭照料时间等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进一步利用地区重点高校录取率反映地区升学压力,发现子女升学压力越大的地区,母亲收入下降幅度越大。本文研究识别了子女升学压力下的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为更好理解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和家庭劳动供给决策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
在家庭教育投资中,除现金性的显性教育支出外,家庭也会通过放弃潜在收入并增加子女陪护时间的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这种看不见的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对理解中国家庭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子女升学压力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的外生冲击作为识别框架,估计了母亲由于子女教育压力而放弃的潜在收入,为识别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提供了微观证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子女升学压力会使母亲月收入显著下降19%,同时父亲收入没有显著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高学历、非国有行业、育有男孩或独生子女的母亲收入更容易受到子女升学压力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在子女升学压力下母亲会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降低工作时长以及增加家庭照料时间等方式进行隐性教育投资。进一步利用地区重点高校录取率反映地区升学压力,发现子女升学压力越大的地区,母亲收入下降幅度越大。本文研究识别了子女升学压力下的家庭隐性教育投资行为,为更好理解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和家庭劳动供给决策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
翻译
7.
旺旺小小酥
(2022-02-28 23:58):
#paper 碳中和背景下的森林碳汇及其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21,56(12):187-202. 通过搜集整理到的1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关于碳汇的空间效应模型,模型是由基本的森林碳汇核算公式推导而来的。比较有意思的结论是:非政府组织活跃度能够促进本国森林碳汇的发展,但具有负向的外溢效应。这里所谓的负向外溢效应是指,当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较低水平时,非政府组织会进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本文还支持一个观点:城镇化人口占比对本国森林碳储量密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理由是城镇化人口的增加会减少对森林的砍伐从而使得碳储量密度上升。
经济研究,
2021.
Abstract:
实现碳中和目标应当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着手。森林具有的生态净化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森林碳汇将在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森林碳汇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碳汇发展很难实现区域上的完全分割,基于全球视角的分析便成为探讨中国碳汇发展的必然前提。本文基于森林碳汇核算公式推导出碳汇空间效应模型,根据1990—2015年全球1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跨国间的森林碳汇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国森林碳汇的发展往往无法独善其身。非政府组织活跃度能够促进本国森林碳汇的发展,但具有负向的外溢效应;森林面积的增长虽然对本国碳储量密度没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其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对邻国具有较大的正向溢出效应;薪柴的使用会对环境有正向反馈作用,并对其他国家也能带来正向影响,表明森林可进行适量但不过度的砍伐。鉴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森林碳汇发展造成了间接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制定具体的碳汇发展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其他国家带来的间接影响,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其他国家制定共同应对策略,协调促进森林碳汇的发展。
>>>
实现碳中和目标应当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着手。森林具有的生态净化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森林碳汇将在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森林碳汇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碳汇发展很难实现区域上的完全分割,基于全球视角的分析便成为探讨中国碳汇发展的必然前提。本文基于森林碳汇核算公式推导出碳汇空间效应模型,根据1990—2015年全球1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跨国间的森林碳汇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国森林碳汇的发展往往无法独善其身。非政府组织活跃度能够促进本国森林碳汇的发展,但具有负向的外溢效应;森林面积的增长虽然对本国碳储量密度没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其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对邻国具有较大的正向溢出效应;薪柴的使用会对环境有正向反馈作用,并对其他国家也能带来正向影响,表明森林可进行适量但不过度的砍伐。鉴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森林碳汇发展造成了间接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制定具体的碳汇发展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其他国家带来的间接影响,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其他国家制定共同应对策略,协调促进森林碳汇的发展。
<<<
翻译